2008年9月29日

[My Way] 2008.09.29 颱風天、考古天 - TCR ONE 車架

這一部車騎了兩年多了,一直沒搞懂是那一年份的車架,在車子大拆解後,趁著空檔,進行網路 Google 考古,看起來,應該是底下這一部 2001 年版的 TCR 1 車架

tcr_1

我的車架是 M Size 的,順便也把車架幾何備份下來:

tcrocr

不過,我最納悶的是,這網頁上寫著:"fork - Giant carbon straight blade"。我怎麼都一直以為是鋁前叉呀!


另外,Giant 的網頁實在是不太友善,從官網好像都找不到舊車型的資料,只能靠 Google 不知從那鑽進去讀到的網頁。



閱讀全文 ...

[My Way] 2008.09.29 颱風天、拆車天 - Cane Creek ZS 頭碗

1. 奧運五圓環?
上一篇,頭碗:Cane Creek ZS。頭碗的堆疊次序:下側的密封軸承、上側的密封軸承、迫緊環、墊片、上蓋 (由左至右,由上而下)。 
CRW_5019_P

2. 車架上的頭碗座 (上)。
CRW_5021_P

3. 車架上的頭碗座 (下)。
CRW_5022_P



閱讀全文 ...

2008年9月28日

[My Way] 2008.09.28 颱風天、拆車天 - Giant TCR ONE 車架

颱風天,拆車天。第一次把車子大卸八塊,留影紀念。

1. 我 2006 年接手,前一手搞不清楚,不知是那一年份的 Giant TCR ONE 車架。
CRW_5016_P

2. 頭管
CRW_4990_P

3. Giant 的廠標,鍍膜已經開始剝落了。
CRW_4991_P

4. 一樣是頭管上的標示。不過,不知道是代表什麼意思?
CRW_4993_P

5. 頭管/上管/下管的焊接處
CRW_4996_P

6. 驗明正身:TCR ONE Compact Road。傳統的上管是水平的,而 Compact Road (壓縮車架) 的上管是向下傾斜的。底下是 Giant 網頁的說法:


公路的革命

TCR系列奔馳在公路上12個年頭,GIANT的Compact Road無疑是近代公路車設計概念的先驅。當Compact Road之父:Mike Burrows創造出這款革命性的設計時,他的目標很簡單:建立一款質輕、耐用而又反應靈敏的車架。Mike Burrows的目標第一次達成是在GIANT推出TCR鋁合金車架時,這個設計之後更擴及後來所有的GIANT TCR、Trinity、OCR和FCR的設計上。


藏在Compact幾何學背後的科學

透過有效地讓後上叉及上管往下傾斜,Burrows降低前三角和後三角的整體尺寸,創造出目前可見的壓縮車架設計(Compact Road)。就其功能來說,壓縮車架(Compact Road)能同時保有輕量化並且增加橫向剛性,降低不必要的能量損失就能讓加速更加容易。硬度與剛性讓騎乘更有效率,克服物理上的矛盾,GIANT工程師經由精確的計算添加適量的垂直吸震設計於每一輛Compact Road車架中以達到兩者兼具的完美平衡。

全套尺寸完整(某些系列更高達7個尺寸),以確保每位車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理想尺寸。Compact Road是經過各項大賽焠煉的經典設計,不但已協助專業車手征服眾多賽事,更於無數週末伴隨自行車愛好者征戰各種賽道,此外,對每天騎車探尋在地美景的你而言也是個完美的設計。事實上,Compact Road已經無需證明自己的功績,因為幾乎所有的同業都已開始採用她的優點。這場Compact Road的革命,GIANT已在12年前開啟……

CRW_4994_P

7. Giant Aluxx SL 車架。一樣,來看看 Giant 的說法

GIANT的專利鋁合金ALUXX SL相較於傳統6061系列鋁合金大幅提升30%的剛性,這也是GIANT的工程師能以最精簡的原料設計出更輕量化車架,卻不會犧牲騎乘時所需的強度或耐久性。

CRW_4997_P

8. M size
CRW_4998_P

9. 警告標示,座管至少要插入 8 公分以上。
CRW_5000_P

10. 五通
CRW_5003_P

11. 車架號碼
CRW_5006_P

12. 座管在後三角側的凹陷處。之前曾看過一種說法:為了減少軸距、加強靈活性,所以 Giant 把 TCR 座管靠後三角側製造出凹陷,這樣後輪就可以儘量的往前靠。 
CRW_5008_P

13. 後爪勾 (左)
CRW_5009_P

14. 後爪勾 (右)
CRW_5010_P

15. 座管的上端
CRW_5017_P

16. 車架,不含前叉
CRW_5002_P

17. 前叉
CRW_5014_P

18. 再來一張完整的車架 (含前叉)
CRW_5012_P


PIL 的 rafale18 指教,關於第 4 張圖片的小人:

持手杖的小人應該代表這台是 once 車隊版塗裝, 曾參加環法西班牙車隊 once 是由西班牙盲人會贊助。


閱讀全文 ...

2008年9月20日

[亂拍] 2008.09.20 Tammy 度晬抓週

1. 2008.09.20 Tammy 度晬抓週
CRW_4979_P

2. 人山人海,這只是其中一座擂臺。
CRW_4967_P

3. 抓週的殺戮戰場,待會小天晴也要下場一戲!
CRW_4982_P

4. 一眼望去,怎麼刀光劍影!看來抓週的物品選的不太好。
CRW_4973_P

5. 天晴媽東張西望地幫小天晴打探軍情。
CRW_4911_P

6. 下場了。天晴媽指揮若定,可是小天晴還沒搞懂怎麼一回事?
CRW_4916_P

7. 天晴媽到了對面想要吸引小天晴往前爬,可是小天晴卻回頭找不到媽媽。
CRW_4921_P

8. 天晴媽想想還是回到小天晴身邊指揮好了。
CRW_4923_P

9. 小天晴開始往前爬了。有些小朋友可能因為週遭太吵,被嚇到了。
CRW_4926_P

10. 到底是發生什麼事了?小天晴心裏想著。
CRW_4935_P

11. 那站起來看看好了!
CRW_4937_P

12. 有人要拿武器攻擊我?
CRW_4940_P

13. 原來大人要我挑樣玩具啊!
CRW_4942_P

14. 大家都在動手挑了,我得好好想想!
CRW_4943_P

15. 哈哈!我想到了!
CRW_4950_P

16. 我挑這個聽診器好了。
CRW_4953_P

17. 時間到了,可以休息了嗎?
CRW_4960_P

18. 媽媽怎麼看我拿了個聽診器就笑得這麼開心?
CRW_4977_P

19. 大家 Bye! Bye! 我要回家了!
CRW_4986_P



閱讀全文 ...

2008年9月14日

[My Way] 2008.09.14 颱風天、拆車天 - Tiagra 後變 (RD-4500-SS) 的細部拆解

這個是從 Shimano TechDocs 網站下載的 TIAGRA Rear Derailleur (RD-4500-SS) PDF 檔 中截取出來的爆炸圖:
TIAGRA Rear Derailleur (RD-4500-SS)

這個是爆炸圖與實體的一對一對照圖:
DSC03229

上圖最右上角的那個,不是後變的一部份,是勾爪上的吊耳:
DSC03230

其實整個細部拆解很簡單,只要看到螺絲,拆就對了。底下這個 8 號組件的內六角螺絲,可能要稍微找一下:
DSC03237

另外,有些地方是無法拆解的,主要是下圖的一些鉚釘:
DSC03238

底下左邊是導輪 (guide pulley,靠近飛輪的那個) 右邊是張力輪 (tension pulley,遠離飛輪的那個),導輪的中間多了個自潤軸承,要高檔一點的後變,才會在導輪或是張力輪用到滾珠軸承或是密封軸承。Tiagra 的導輪與張力輪都是塑膠材質。
DSC03233

底下左邊是原來用在導輪與張力輪中間的自潤軸承。因為手賤,搞丟了一個,右邊那個,是臨時請朋友用高碳鋼車的,應該會裝在張力輪上,與塑膠摩擦,高碳鋼與自潤軸承的差別不大。
DSC03234

總共用到四根彈簧,下圖只有三個,另外一根是沒法拆下來的。下圖最左邊的彈簧,是 7 號組件 (P-Tension) 用的,對照爆炸圖的話,細的那邊要朝左;中間那個是 1 號組件 (B-Tension) 用的,對照爆炸圖的話,突出較短的那邊要朝左;右邊那個是 4 號組件 (變速線微調鈕) 用的,沒有方向性。
DSC03235

底下這個是 H/L 極限螺絲的標示牌,也是塑膠材質的。我在細部分解後,把所有零件都浸在 WD40 中清洗,不過,這個標示牌有點脆弱,經過一些金屬材質的零件碰撞後,就斷作兩半了。對照爆炸圖的話,H 是朝上的那邊。
DSC03242

所有的十字螺絲 (2 號及 3 號組件),都是 M4 粗細的。趁著拆解,也順便換成白鐵螺絲。另外,因為每次微調時,總覺得轉到底了還是差那一點,所以我把長度都多留了 2mm。
DSC03239

最後重組復活。當然不能忘了要上黃油。
DSC03246



底下是官方網頁對 Tiagra 與 Dura-Ace 後變的比較:

Tiagra vs. Dura Ace

Total Capacity: 31T vs. 29T
Guide Pulley: - vs. Sealed bearing
Tension Pulley: - vs. Sealed bearing
Bracket Body: aluminum/clear coated vs. cold forged aluminum/ anodized
Bracket Pivot Seal: - vs. double O-rings
Plate Body: aluminum/clear coated vs. cold forged aluminum/ anodized
Plate Pivot Seal: - vs. double O-rings
Outer Link: aluminum/clear coated vs. cold forged aluminum/ anodized
Inner Link: steel/plated vs. cold forged aluminum/ anodized
Link Pin Bushings: fluorine coated(2) vs. fluorine coated(4)
Outer Plate: steel/plated vs. aluminum/anodized
Inner Plate: steel/plated vs. aluminum/anodized

如果簡單歸納的話:

Dura-Ace 的導輪及張力輪都用了密封軸承,金屬面作了硬陽處理,軸封用了雙層的 O-ring。
不過,Tiagra 的可容納齒數多了 2T。

我覺得差最多的是 "密封軸承",Tiagra 的導輪及張力輪就是一整個不順啊!



另外,如果導輪及張力輪是用自潤軸承型的,很建議拆開清一清,實在是藏污納垢的好地方。只要把編號 9 的那兩棵螺絲卸下就行了。



2008.09.15 補充說明:

這是 Dura-Ace 後變的爆炸圖,請注意 8 號組件:
DURA-ACE Rear Derailleur (EV-RD-7800)

這是 Tiagra 後變的爆炸圖,請注意 9 號組件:
TIAGRA Rear Derailleur (RD-4500-SS)

以 Dura-Ace 的鎖法, 8 號組件的螺絲會愈踩愈緊,不會有鬆脫的狀況;以 Tiagra 的鎖法,導輪的固定螺絲 "有可能" 會 "愈踩愈鬆"。(PS. 請腦中想像一下鍊條的走向。)

因為我沒扭力扳手,也沒手冊可以參考該鎖多緊,雖然 Tiagra 導輪的固定螺絲應該不會直接受力,"愈踩愈鬆" 的風險應該很低,我還是決定找一下耐落膠,稍微固定一下。


閱讀全文 ...